期刊简介
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,反映国内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。
往期目录
-
1997
-
1998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实用医技杂志

- 杂志名称:实用医技杂志
- 主管单位:山西省卫生厅
- 主办单位: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
- 国际刊号:1671-5098
- 国内刊号:14-1298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
真空辅助旋切系统与超声相结合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
刘晓俊
关键词:真空辅助, 微创旋切, 系统, 彩色多普勒超声, 结合治疗,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, 乳头溢液, 肿物切除, 患者, 应用, 乳腺良性疾病, 乳头血性溢液, 乳管, 乳房, 超声引导下, 肿物活检, 心理负担, 外科医生, 外科手术, 体检
摘要:乳腺导管局限性扩张占据了乳腺良性疾病很大比率,其中导致乳导管扩张的主要原因就是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发生,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应用于乳腺疾病的筛查体检,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,其中有75%的病例发生在乳晕周围大乳腺导管近乳头部,因乳头状瘤瘤体较小,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,所以容易受挤压易出血。乳头溢液可为血性、暗棕色或黄色液体,而且患者发现乳头血性溢液后,心理较为紧张,故大部分患者因首先发现乳头溢液前来就诊;发生于中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,一般属良性,恶变率为6%~8%,不易出现乳头溢液,常在体检中发现。起源于乳房周围区域小乳管的乳头状瘤有一定的恶变概率,故应该警惕其恶变的可能。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,对单发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。对于瘤体较小、位置较深的病变组织,传统外科手术比较难定位,导致无法准确切除,术后易残留,并且瘢痕体质的患者术后形成的瘢痕极大影响乳房外表美观,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,同时给外科医生对疾病的及早治疗带来很多困难。自1994年,美国强生公司首先推出了乳腺微创旋切系统(Mammotome)以来,该技术在欧美等国得到普遍开展,其取材样本量大,对满足病理诊断需要起到关键性作用,故现在主要用于乳腺肿物活检及良性肿物切除[1]。真空辅助旋切系统(7G,EnCor系统,SenoRx公司,美国;Mammotome系统)开创性地在国内被应用于乳腺良性病灶的完整切除治疗。本研究是对超声引导下应用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18例患者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,结果报告如下。
友情链接